大城市真的是“美食荒漠”吗?

隆园达
2023-05-30

3月份,杭州市商务局召开了一次餐饮业专项会议,会议上提出,要组织制定杭帮菜菜系标准,对主导制定了相关标准的单位,可以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。结果被各位网友戏称为杭州打算悬赏100万来摆脱“美食荒漠”的名号

其实美食荒漠”这个称号早已在各大城市都有流传,这次的“标准制定”会议,传着传着就变成了,杭州要“悬赏100万摆脱美食荒漠称号”。会出现这个误解,也不能全怪网友。

根据36Kr今年的问卷调查,排在前三的城市,分别是北京、杭州、深圳更早之前,DT财经也调研过一次微博内容提到“美食荒漠”时出现的城市,前三名的排序一模一样,是北京、杭州、深圳。

这就奇怪了,为什么大城市会被叫做“美食荒漠”大城市经济更发达,有更好的餐饮资源,理应成为“美食沃土”才对。

这就得从“美食”的定义入手,美食不存在客观标准,它只是一个主观感受。你觉得好吃,就是美食。跟食材贵贱无关。从这个角度看,所谓的美食荒漠,核心问题不在于食物本身,而是,这些食物跟食客之间的默契。

其实像是北上广深,杭州、苏州,都是年轻人流入的重地。就越有可能成为美食荒漠”。因为,人对食物的最初好感,是平时的一日三餐是老家的味道。而当一个年轻人,远离了家乡的菜肴,就容易找不到这个跟食物之间的默契。所谓美食荒漠,很大程度就是这么来的。

还有一点,根据2022年大众点评必吃榜上来说,北京排第二位,杭州排第五位,深圳排第七位,如果按照城市必吃榜数量来论,都是美食聚集地、吃货放点。但这恰恰说明了连锁餐厅遍布,毫无地方特色,对一座城市变身美食荒漠是很“致命”的因素。

要摆脱这层“致命因素,需要从餐厅的本质--“美味”抓起。一个城市的餐饮形象与城市形象息息相关,需要长期投入与维护。从整体来看,不仅要鼓励餐饮特色企业发展,放大地方美食的特色和优势,也要持续创新,让不断扩大的特色餐饮产业规模能够拥有更长远的生命力。这就需要各位餐饮老板在做好店铺风格的同时,加强菜品品质的把控,做出食材本味,通过融合改良,让家乡伙伴能品味到记忆中的味道,也需要把这份美味带给城市的食客,做**性的生意。

讲究跟将就,一字之差,天壤之别餐厅到底是日常菜品还是打造精品美食,不在于食物本身,关键看怎么对待它。餐厅要是将就,随便吃吃,它就是个日常菜品。要是讲究,家乡人喜欢,这座城市人喜欢,甚至不远千里过来打卡拍照,它就是精品美食。


分享